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
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运输港口的冷库需求量也比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了农产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及冷冻冷藏迅猛发展。
同时对冷库吨位,规模和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行业的发展,在食品生产加工
储藏中,采用新的冷库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筑理念既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库类建筑的建造模式及运营方式。
据记者了解,截止2011年,我国各类生鲜品年总量约7亿吨,冰
冻食品的年产量在2500万吨以上,总产值520亿元以上;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冷冻,冷藏企业约2万家(包括加工企业内的冷库车
间及冷藏库),就业人员250万人,全国冷库容量达900万吨左右。而美国现有2200万吨的冷库,近33亿立方英尺,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未来的冷库需求很大。
关于中国冷
库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冷库的现有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路径。在国外很多公共冷库,使用者采用租凭的星矢,冷库建设
的规模扩大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所以大的综合型冷库是中国冷库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针对不同的区域,冷藏冷库容量有所不同,我国冷藏冷库容量较大的
地区有:环渤海经济区: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其中山东省已达到100万吨以上,北京约为30万吨;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江
苏、福建、上海。其中浙江也已达100万吨以上,江苏约为40万吨,上海约为42万吨;广东约62万吨;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陕西。
冷藏库建设推动了社会制冷技术的进步,制冷新技术的应用又
进一步促进了冷藏业的发展: 第一,制冷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开启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得到改变,由于螺杆式压
缩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能效比高、易损件少和操作调节方便等优点,它正逐步替代活塞式压缩机,占据
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以节电、节水为主要特点的蒸发式冷凝器
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多数冷库采用强制空气循环的冷风机替代传统的自然对流降温方式的
顶、墙冷却排管。
第二,食品冻结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我国
食品结构和包装形式的变革,特别是小包装冷冻食品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冻结方式有了重大变革,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广为采用的
间歇式、慢速的库房式和搁架式冻结间已改为采用快速、连续式冻结装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态化式等)为主。冻结室的温度已从-33?
-35度降至-40?-42度,因而加快了冻结速度、提高了冻品的质量。
第三,制冷系统与供液方式多样化。以往,大中型冷库基本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强制循环供液系统,近
年来,对多种蒸发温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库,分散式的直接膨胀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
第四,制冷剂。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冷藏库大多数采用氨
(R717)或R22为制冷剂,小型冷藏库尤多采用R22。
第五,冷库
制冷系统的自控技术应用。大、中型冷库基本上都实现了对库温、制冷系统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等的实时显示和自动记录,并设有较完
善的安全保护装置。
转载本文章,请保留本文章版权,注明:转载自厦门立亚冷库 [ http://www.fjliya.com/ ] |